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我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引导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程育人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批优秀案例,现面向全校师生推介!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专题研究
课程负责人简介:
王颖,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研究》及全校在职教育硕士《政治理论》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工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等立项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北京市优秀本科生论文指导教师奖、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北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个人。
案例名称:认真学习“枫桥经验”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教学主要内容;
“枫桥经验”是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的宝贵经验,是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基层治理领域成功案例。它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避免了个别问题群体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保证社会管理平安不出事、社会服务不缺位。通过“枫桥经验”的案例教学,理解其60年成形、发展、深化的三个发展阶段,正确认识群众工作的本质和现实困境,领会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群众贴心人的基本要求。通过探讨“枫桥经验”内涵拓展变化进程中相关具体措施的丰富和完善,增强对群众工作的理解、积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思政育人目标:
“枫桥经验”先后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人民谋福利: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中央文件。在实践中,践行和创新“枫桥经验”也出现了衢州样本、顺德样本、昆山样本、广东样本。这启示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群众工作不能靠耍嘴皮子,要从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利益分配结果入手,综合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众工作方法。课程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指标,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通过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设计、转换教学形式、改善学习结果,学生要调整思维、深度预习、深度复习,激发学生解决困难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增强学科自信。
思政教学设计:
一、以问题为导向,课前布置研讨题,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
研讨题:
1.60年来“枫桥经验”是如何做到长盛不衰的?
2.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 “枫桥经验”做好群众工作?
3.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枫桥经验”强化基层单位就地解决问题?
二、更新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增加课程难度,通过对“枫桥经验”的理论阐释和“枫桥经验”在衢州、德顺、昆山和广东的实践探索研究,帮助学生综合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众工作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激发学生解决困难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增强学科自信。
三、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总结等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辩证处理道与术、学与习、教与育、知与思、智与情、闻与问、讲与演、授与导的关系,寻找案例的问题点、症结点、突破点、操作点、升级点,提高育人成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